傍晚的烟台招远果园,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在夕阳下泛着诱人的光泽。李晓霞系着那条熟悉的红围巾,正在手机屏幕前用英语流畅地介绍:“These apples are a gift from nature……”她的儿子秦浩程在一旁忙着指挥工人装车,发往新加坡的订单今天必须全部发出。
与此同时,200公里外的寿光蔬菜大棚里,许多刚结束一天的劳作,又打开补光灯开始了晚间直播。“来!带大家看看我们的大棚彩椒。”他边说边走向郁郁葱葱的椒丛,智能温控系统自动调节着光线,将累累硕果照得发亮。
金秋九月这个属于农民丰收的日子,新农人们的直播间比往常更加热闹。
“烟台苹果霞姐”的意外丰收
“Ladiesandgentlemen,I’mafruitgrowerfromYantaiShandong……”账号名为“烟台苹果霞姐”的直播间里,身处果园、身着朴素的李晓霞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着家乡的苹果。这种“土”与“洋”的强烈反差,让她在短视频平台一夜爆火。而李晓霞意外“走红”的背后,还藏着一段“迫不得已”的故事。
李晓霞介绍烟台苹果。
李晓霞的儿子秦浩程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,他承包了1000亩老旧果园,大胆进行改造——不仅种上维纳斯黄金、王林、土岐等多个新品种苹果,还引入搁架系统、防雹网、水肥一体化等配套设施,打造出一座矮化密植示范果园。“新农人”的初心,本是想用新品种、新技术给家乡的苹果产业增添新活力,可2024年,受天气影响,烟台苹果陷入滞销困境,秦浩程的果园也未能幸免。
看着堆积如山的苹果,一家人愁眉不展。秦家前期已投入2000多万元,经济压力骤增,就连过年当天,李晓霞还冒着寒风,骑着三轮车给同城客户送苹果。侄女李少燕心疼姑姑,提议通过短视频扩大销路。可习惯了三尺讲台的李晓霞,一想到要上镜就犯了难:站在镜头前,她紧张得手脚不知往哪放,说话也磕磕巴巴。更让她压力大的是,刚开始还有人质疑说:“这有什么可秀的,丢教师的脸。”但为了帮家里解决苹果滞销问题,李晓霞还是硬着头皮上了。
李晓霞在2025抖音丰收盛典分享创作感悟。
从第一条视频起,李晓霞就身着劳作服、围着红围巾,手捧着苹果,用英语介绍烟台的气候特点与苹果的生长环境。渐渐地,她找到了状态,直播时也越来越自信从容。她的视频里,不仅有苹果推介,还会分享人生感悟,这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。
在运营抖音的第一个月,她就卖出了38万元的苹果,这给了李晓霞极大的信心。今年,她计划在果园里搭建专属直播间,踏踏实实做电商;而儿子此前在果园的精心投入,如今也成了她直播的底气。从三尺讲台的老教师到田间地头的新农人,李晓霞盼望着能用“新农具”,迎接今年的丰收。
1998年出生的“棚一代”坚持长期主义
2020年,当同龄人纷纷涌入城市追寻霓虹闪烁的生活,即将大学毕业的许多却选择逆流回乡,来到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,投身彩椒种植。那年6月,21岁的他接过人生第一座300米长的温室大棚钥匙,从此人生轨迹彻底转变——从金融专业的“男大学生”,成了一名扎根土地的“农创客”。
许多从金融专业的“男大学生”,成了一名扎根土地的“农创客”。
许多的创业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基于前期扎实地考察。他说:“东斟灌村是远近闻名的彩椒专业种植村,产业链完整,技术成熟,销路稳定,再加上背靠寿光这座‘蔬菜之乡’,创业风险是可控的。”
但对一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说,终日与泥土、蔬菜和大棚打交道,并非易事。他告诉记者,凌晨四点摸黑起床干活,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中蹬三轮卖菜,这些身体上的劳累都不算什么,最煎熬的是心理上的挣扎。“我用最好的青春来种地,真的值得吗?”许多回想起21岁那些夜晚,常常躲在被窝里流泪,“我不停地怀疑自己,甚至感到自卑,还悄悄删掉了朋友圈里那些活得光鲜的同学。”
许多在大棚学习种植技术。
后来,他一边和自己“较劲”,一边日复一日跟着师傅学习松土、闷棚等种植技术。土地没有辜负他的努力,最终回报了他的青春。“我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,逐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。”体验到“长期主义”力量的许多,渐渐取得了创业的小成就:大棚规模不断扩大,连成一片;他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了40多万粉丝,把寿光彩椒卖向了全国。
许多(左)和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。
五年过去,许多的“丰收”不只是物质回报,更是心境的沉淀。“人不疯狂枉少年,我依然年轻。”他微笑着说。如今的他偶尔仍会担忧“流量没了怎么办”,但比以往更坚定:“土地从不会骗人,长期主义才是真正的法宝。”
“芍药西施”的反乡直播
在菏泽万亩芍药基地的田埂上,抖音店铺@思芹花卉主理人思芹正举着手机热情洋溢地介绍:“小伙伴们看,这就是‘杨妃出浴’,花瓣如雪似玉;那边是‘奶油碗’,花朵比脸还大!”她的身后,数百名农妇正在花田间熟练地采摘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。
思芹正热情洋溢地介绍山东芍药。
这位从云南自驾而来的山东枣庄姑娘,已经连续三年来到菏泽直播卖花。“最早在云南做进口芍药,一枝进口‘莎拉’的成本能买五枝菏泽芍药。”思芹坦言转变的缘由,“现在菏芍品质提升了,花蕾更大,枝干更强壮,花色也从原来的紫红二色发展到上百个品种。”
思芹的直播间。
今年五六月,菏泽的仓储车间,堆满一人高的各色芍药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。“我们全部产地直发,保证新鲜,今年在山东卖出203221枝芍药。”思芹说。
思芹与盛世公司的合作带来了双赢。她不仅带来成熟的电商经验,更帮助搭建起直达消费者的销售链条。“以前菏泽芍药要先运到昆明再分销全国。现在早晨采摘的芍药下午打包,晚上就能发往全国。”
基地创新采用全过程冷链操作技术,自建39000m³冷库,采后20分钟入库,温度保持在1-3°C,实现从采收到发货仅48小时,花损降低30%。这套标准化流程最大程度保证了切花品质。
从云南自驾而来的山东枣庄姑娘思芹。
如今,每年五月都有近百位像思芹这样的外地商家来到菏泽,带动当地芍药电商快速发展。2024年,菏泽芍药鲜切花产量预计达1.2亿枝,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在这个属于中国农民的节日里,丰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。据抖音电商最新发布的《2025丰收节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》,过去三年平台累计销售农特产超200亿单,仅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间就售出102亿单农特产品,平均每日发出2448万单快递包裹。在这组数字背后,是千千万万个像李晓霞、许多、思芹这样的新农人,用屏幕连接起了田间地头与千家万户。
丰收节前夕,这三个农人都收到了各种丰收节活动的邀请,请他们分享经验。九月,丰收不再只是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苹果,更是屏幕那端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,是山里人越来越鼓的钱袋子,是新时代农人脸上自信的笑容。
从田间地头到屏幕那头,变化的不仅是销售方式,更是中国农民追逐梦想的路径。而这条路上,正有越来越多平凡而闪亮的面孔在加入。
(大众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衣春悦)
股票配资信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